如何控制好氣息的基本訓練方法!
作者: 發布時間:2018-08-16 13:42:18 瀏覽次數:772

?
電視播音具有可視性,觀眾要么可以直接看到說話的播音員和主持人,要么可以看到與話語有聯系的畫面。它對呼吸的要求與播音主持使用的語言類型有直接關系。
對于播音員和主持人來說,播音呼吸不能僅僅停留在認識上,還應將其化為用于語言表達的實際能力。初學者需要經過大量的練習才能完成這一轉化過程。下面提供一些簡單的呼吸練習供初學者使用。
1.
氣息和語聲
發音器官:
動力系統、振動系統、吐字系統、共鳴系統。
(1) 動力系統。
由與呼吸有關的器官組成,他提供使聲帶發聲振動的動力氣息。動力系統主要包括肺、氣管、隔膜、胸廓,以及參與呼吸的肌肉群。
經過鍛練,我們可以控制氣息的深淺、多少、快慢及長短。氣息運用如果能做到“深、勻、通、活”,將對有聲語言的傳播提供有力的動力保證。
(2)振動系統,包括喉和聲帶。
喉原音:喉頭內的聲帶是人發音的振動體,是聲源,提供咬字器官和共鳴器官加工的聲音。
a、虛聲:聲帶分開,氣流通過。
b、實聲:聲帶緊閉,氣流通過時振動聲帶,發出的是雖亮但偏緊而生硬的實聲。
c、虛實聲:聲帶輕松靠攏,氣流通過,發出的是柔和的虛實結合的聲音。
(3)吐字系統。
吐字器官是由能夠形成具有意義的語言的口腔和鼻腔構成,其中特別重要的是口腔中唇、舌、齒、硬腭、軟腭等。它們的不同接觸,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元音和輔音。
吐字器官要做到準確、有力和靈活,這是播音員和主持人應該努力做到的。
(4) 共鳴系統。
由與發音有關的一些腔體組成,主要有口腔、咽腔、鼻腔、胸腔、顱腔等。共鳴器官的作用,是把聲帶振動發出的喉原音經由吐字器官構成的語音,加以擴大和美化,最后傳出體外,被旁人所接受。
在有聲語言活動范圍里,主要應運用好口腔這個共鳴器官,使聲音比較圓潤集中,比較響亮清晰而不費力。
發音的生理過程:人的發音,是由動力系統提供氣息,氣息振動聲帶發出喉原音,再經過吐字器官的加工,微弱、缺少變化的喉原音就形成了豐富多變、會功能的語言,與此同時,共鳴系統擴大和美化了這些語聲,最后傳出體外,進入人類話語交流傳播過程。聲音練習是綜合考慮,科學練習的過程。
2.
氣息對語聲的支持
學會胸腹聯合呼吸
1524709811404446.png
呼吸三種方式:腹式呼吸、胸式呼吸、胸腹聯合式呼吸。
(1) 腹式呼吸。
通過橫隔肌的上下移動,帶動肺部的擴大或收縮進行呼吸。在臥位可以直觀地看到呼吸過程中腹壁凸起與平復,這是人在平靜狀態下主要的呼吸方式。
(2) 胸式呼吸。
一般不是正常狀態下的呼吸,它音位緊張或驚恐、或病體沉重,導致橫隔收縮發生障礙,只能靠雙肩聳起擴大胸腔上部,所以也叫“鎖骨式呼吸”。
這種呼吸方式的氣息十分短淺、無力,因而累及聲音也纖細、微弱。
(3)胸腹式聯合呼吸。
是橫隔升降與胸廓張縮相結合的一種呼氣方式。
a、氣量大,進氣無聲,速度快。
b、由于對呼氣有效的控制,能夠達到穩健的語言狀態。
c、對氣息深淺、多少和快慢的控制,有利于感情的表達。
d、有利于嗓音的保護。
胸腹聯合呼吸的吸氣要領
吸氣總要求:吸氣無聲、吸氣到位。一般采取站姿和坐姿兩種方式。
a、站姿:兩腳同肩寬或取兩腳稍有前后的小丁字步,重心在兩腳之間,自然站立,兩眼平視,下頜微收,兩肩放松。
b、坐姿:坐于硬凳椅的前1/3,腰部挺直,胸部微含,兩眼平視,下頜微收,兩肩放松。
吸氣要領:兩肩放松,兩肋打開,橫隔下降,小腹站定,吸氣到位。
a、小腹站定:口鼻進氣的同時小腹保持“微收”的狀態。
b、吸氣到位:氣息下沉吸到肺底。
1524709917841700.jpg
胸腹聯合呼吸有慢吸和快吸兩種基本狀態
a、慢吸:“沁人心脾”聞花練習,做聞花的想像,任意想一種自己喜歡的花卉,把花香慢慢吸入肺底,這時會感覺到軀干下部漸漸向四周擴張,腰帶漸緊。
b、快吸:興奮從容兩肋開,不覺吸氣自然來。
吸氣時,精神興奮從容,口鼻微微張開,兩肋有意識地用力向外擴張,不用強求吸氣就可以獲得較深的氣息。吸氣到位后,要屏息片刻,不吸也不呼,這時可以體會到小腹與兩肋之間一種對抗的感覺,這個感覺非常重要,它是胸腹聯合呼吸方式中控制呼吸的基本感覺。
胸腹聯合呼吸的呼氣控制
呼吸要領:開始呼氣時,兩肋不能立即放松,要與小腹收縮的動作形成對抗,這實際上是吸氣肌肉群與呼氣肌肉群的拮抗動作,這個力量可以拉住在小腹收縮動作中回彈上升的橫隔,減慢橫隔回彈的速度,做到 “兩肋有控制地回縮,橫隔有控制地上升”從而控制呼出的氣息均勻、穩勁而持久。
這樣,說話不至于前重后輕、頭高尾底,可以有效的解決句尾幾個字讓人聽不清,以及氣息浮淺上提的問題。
上一篇:沒有了 下一篇:沒有了